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TS—1守时钟的设计思想和仪器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2.
黄渤海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2~2005年我国黄渤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连海域的虾夷扇贝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样品均出现在5月和6月,部分虾夷扇贝样品的毒素含量已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有毒虾夷扇贝体内的毒素成分,共检出了6种麻痹性贝毒组分,主要以毒性较低的C1和C2毒素为主,GTX3和GTX2次之,STX和neoSTX含量很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的各毒素组分毒性总和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毒性测试结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围隔实验过程中水柱颗粒物主要色素的组成及动态变化,并就滤食性鱼类鲢对水体主要色素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柱中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异黄素、岩藻黄素、黄体素、玉米黄素和蓝藻叶黄素等,未放鱼的围隔中实验后期各种色素含量均降低到最低水平,有鱼的围隔中鱼类密度越高则色素含量降低越多。未放鱼的围隔中叶绿素a代谢产物———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a与叶绿素a的比值均大于其它围隔,有鱼的围隔中鱼类密度大的这几个比值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合肥市金土工程试点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合肥市建设用地报批业务的分析和梳理,建立了建设用地报批管理业务模型和工作流程,完成了合肥市建设用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对系统的应用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An integrated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a 1 km2 grid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Denmark covering 43,000 km2. The model is composed of a relatively simple root zone component for estimating the net precipitation, a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component for estimating recharge to and hydraulic heads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layers, and a river component for streamflow routing and calculating stream–aquifer interaction. The model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IKE SHE code and by utilis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databases on geology, soil, topography, river systems, climate and hydrology.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ling process for the 7330 km2 island of Sjælland with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experienced in combining the classical paradigms of groundwater modelling, such as inverse modelling of steady-state conditions, and catchment modelling, focussing on dynamic conditions and discharge simulation. Three model versions with different assumptions on input data and parameter values were required unti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accuracy criteria, model was evaluated as being satisfactor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establishment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parameteris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arameter values from field data,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test schemes. Most of the parameter values were assessed directly from field data, while about 10 ‘free’ parameters were subject to calibr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verse steady-state groundwater modelling and manual trial-and-error dynamic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modelling.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tests against independent data, the validation schemes included combinations of split-sample tests (another period) and proxy-basin tests (another area).  相似文献   
6.
土壤样品中亚硒酸盐Se(Ⅳ)和硒酸盐Se(Ⅵ)的形态分析中,提取剂的选择和检测方法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容易导致硒形态发生转变或无法同时提取Se(Ⅳ)和Se(Ⅵ),常用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无法直接测定Se(Ⅵ),而是通过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0.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提取剂,在55℃超声萃取土壤样品30 min,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建立了土壤中Se(Ⅳ)和Se(Ⅵ)的形态分析方法。采用Hamilton PRP X-100色谱柱,以6 mmol/L柠檬酸为流动相,pH=5. 5,在8 min内可完全分离Se(Ⅳ)和Se(Ⅵ),两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 15μg/L、0. 16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以土壤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Se(Ⅳ)和Se(Ⅵ)的回收率在84. 2%~95.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 3%(n=6)。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土壤中无机硒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豫西南两次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震调查是核电厂和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来,本文作者在参与完成河南核电项目选址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曾对豫西南地区的历史地震进行过调查。兹将其中两次较为重要的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结果介绍如下,希望对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今后修编地震目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建筑结构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性能评估系统近年来的发展。该系统安装在帕斯迪纳市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校园里的米利肯图书馆内。它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提供真实的实时数据。  相似文献   
9.
DL-101C数字水准仪水准测量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DL-101C数字水准仪工作性能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观测精度评价,总结观测经验为该仪器投入生产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